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以及计算机的普及,社会上各行各业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。但随之而来的是与日俱增的用户,以及越来越庞大的数据量。从最初的几万、几十万。到现在各种秒杀活动、开门红活动等等电子商务促销活动带来的上亿级别的压力,这对于现今的系统而言,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而性能测试,就是模拟这些真实存在的业务场景,考验系统的负载能力,定位相应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,最终让系统满足实际的业务场景。接下来分享一下性能测试的流程及其注意事项。

一、性能测试接口文档准入

1.系统架构设计文档(系统基础架构图、业务架构图、数据流图)。

2.非功能性需求文档(性能测试指标如:PV、用户数、TPS、并发、响应时间、系统峰值CPU、内存消耗......等等)。

3.资源动作分解表(申请压测环境,包含硬件配置及数量信息)。

4.测试场景(核心业务)。

二、准备系统环境:

1.生产环境

生产环境衡量的精准度更高,但是需要删除测试生成的日志等测试数据,同时要保证数据删除的完整性,基础数据的构造参考后续数据量部分。

生产环境压测时,尽量挑选低峰期进行,避免对生产业务产生影响。

2.测试环境

风险可控,但是环境构建比较复杂,规模和生产一致的成本是最高的。理想状态下的比例是测试:生产=1:2或测试测试:生产1:4。(这里的比例是整体架构的数量或者硬件配置,但基础架构不能改变)

但是当现实条件不满足时,也可以在生产部分应用独立部署测试集群、数据库共用进行测试。如若搭建压测环境,在环境搭建完成之后,需要从生产脱敏导入基础数据,一般存量数据为三年、测试用例数据查询类交易至少准备5w条,提交类每条数据应不重复,nas等存储数据需准备三年业务量。(如若业务量的归档时间小于三年,则按照归档时间准备)

三、测试计划

测试计划尽量简洁明了,并将每个任务的具体负责人交代清楚。划分任务时,条理要清晰,按照整个性能测试的流程的进行划分。

一般持续迭代的项目按一周作为项目周期,以一周后为结束时间,向前推。 新项目的时间一般为两到三周,具体时间具体对待。

四、测试方案

通过前期的接口文档中得到的信息,编写测试方案,其中包括本次测试的背景、目的、指标、测试范围、系统架构...等等信息。

出测试方案时,不是简单的登记信息就完了,还需要理解系统的整体架构,核心业务流程等等。只有这样,在面对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时或其他问题时,才会得心应手,无所畏惧。

五、测试执行

1.测试脚本

测试脚本分两种。一种是录制脚本,主要针对业务系统。另一种是接口类脚本,根据研发提供的接口文档编写对应的脚本。

脚本的部分没啥好说的,与研发积极沟通,把脚本调通就完了。

2.场景执行

场景分为 基准、单场景、混合场景、极限场景、稳定性场景。

执行时,业务方面关注三个点:事务成功率、TPS、响应时间。

系统方面关注五个点:CPU消耗、内存消耗、网络IO、磁盘IO、Swap。

如果某项指标不达标,以链路为线路,由前至后进行跟踪。

以常见的系统架构为例:F5>Nginx集群>F5>微服务集群>Redis>Mysql

首先排查F5是否性能瓶颈,再检查Nginx的配置...等等,逐级排查,确保没有遗漏。

六、测试报告

测试完成以后,根据测试结果,整理出相应的测试报告。

测试范围、测试指标、实际指标、资源消耗、性能瓶颈、调优记录等等信息。

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了性能测试的流程及注意事项,本文由多测师亲自撰写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https://www.duoceshi.com/xwzx-hydt/1986.html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